• 中共开平市委党校
    •  
    • 关注我们:
      • 搜索
    您当前的位置: 党务公开 > 学习园地
    推进城市融合提质,加强区域协同发展——市委党校教师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选登之三
    发布日期:2015-06-24
    来源:null
    打印
    【字体:
    内容导航:

    教研室 劳晓玲

    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报告在对全市2015年的工作部署中提出,要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以“奋发图强、改革攻坚、提质发展”为工作主线,突出推进城市融合提质。对于开平来说,推进城市融合提质,事关增强地区的承载力、吸引力、凝聚力和竞争力,事关加快转型升级、建设幸福开平,事关全市人民福祉,必须主动作为,狠抓落实。

    推进城市融合提质,就要实施同城共融行动。同城共融发展,有利于整合各自发展优势,提升区域整体竞争能力,是优势互补、抱团发展的共同需求,也是推进城市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。按照江门“东提西进,同城共融”的战略部署,以“交通一体、产城互动、旅游开发、民生共享”为方向,谋划台开恩西部板块融合发展。在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,重点推进“台开同城”,加快台开快速路建设,形成15分钟城际生活圈;在产城互动方面,建立台开产业园区联动机制,促进园区紧密协作;在旅游开发合作上,加强旅游资源整合,发展集“碉楼、温泉、海岛”于一体的“大旅游”。此外,稳妥推进城乡一体化,加快城区“北拓”、“东扩”进程。同城共融,既是城市建设的自我完善,又是主动融合区域的协同发展,必须更加注重规划引领、产业联动、设施共建、资源共享、民生对接。

    推进城市融合提质,就要打好新一轮“交通大会战”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建设的完善,城市的融合提质,更离不开交通建设的依托。2014年,我市交通建设进展顺利,城乡建设展现出新面貌。2015年将在此前的基础上,抓紧“三高一铁”建设,确保江罗高速、中开高速、鹤开高速、深茂铁路开平段全线动工,加速“一环一线一堤”建设,拓展城市发展空间。七大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开平的交通区位条件,助力开平与珠三角和粤西地区进行深度的经济联系和往来,使开平真正融入珠三角交通圈和经济圈。与此同时,改建省道、县道、乡道重要路段,深化农村公路硬底化工程,落实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使用,打造利民交通体系。

    推进城市融合提质,就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。城市融合与提质是相辅相成、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,我们在致力城市融合的同时,更要做好提质的工作,强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,完善服务设施建设,提高城市文化品位,创造舒适、便捷的生活条件和环境。一是合理规划城市建设。打造“三江六岸”城市核心景观,美化亮化沿江长堤;构建都市文化休闲区,完成梁金山公园改造,加快市博物馆迁建,与人民公园、市青少宫连片衔接;拓展公共休闲区,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广场,新上一批功能齐备的城市综合体项目。二是完善硬件配套。加强污水处理、截污治污工程和供排水管网建设,稳妥推进梁金山垃圾处理场整治和环境资源产业园、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,提高城市生态循环能力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,旨在提升市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,必须坚持以人为本,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,打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,为市民提供安全、便捷、优质的公共服务。

    相关推荐
     
   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
     主办:中共开平市委、开平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   粤ICP备05079694号